炒股的杠杆怎么算 高地与腹地:“枢纽广州”的新势能|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

11月5日,广州港集团发布消息称,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1月至10月完成箱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,同比增幅达34%。其打造的“铁路+海运+国际段内陆物流”多式联运通道正在深度挖掘内陆市场的货源潜力。

在海的另一端,汉堡港以超80%的腹地货运量支撑起远洋贸易,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面向世界的开放高地。

海洋城市,离不开腹地的连接。江河上的船舶,延伸了港口城市上游的可达范围。

地理学的“腹地”是指大陆的“中心地”。一路调研过来,从泰晤士河到易北河,这些航道控制了欧洲大陆腹地。

随着铁路“打开”土地,大多数货物又经由港口向内陆延伸至更深的腹地,形成腹地的“横向”连接,将港口的影响带到了城市。

腹地越广,高地越高。沿海虽发达,毕竟区域小。内陆腹地才是更具增长空间的战略要地。

广州是背靠大陆的出海口城市,具有河海双重属性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的广州水系稠密仿佛“毛细血管”,赋予了这座城市深入珠三角腹地的天然禀赋。其“对内”延伸的经济腹地与“对外”远洋的出海贸易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。

面向海洋、经略腹地。从“珠江时代”走向“海洋时代”,广州当有何为?

广州港。资料图片

海洋城市是海岸带地区实施陆海统筹的支点,也是向后方陆域纵深辐射的引擎。其大部分潜力藏在哪里?内陆腹地。

超级通道,是海洋贯通腹地的新命脉。

在汉堡港口,邮轮缓缓驶入,班列隆隆驶过,满载着集装箱,入目一派繁忙景象。从广州增城开来的中欧班列,满载五金机械、日用电器,每周三、六固定出发,历时20天抵达这里。

汉堡港对于德国,或者中欧来说,它的选址是有历史原因的。

“在这里,可以将商品很容易地运输到中欧内陆去,当时为此建设了很多相应的基础设施。”汉堡港营销协会亚洲市场发展负责人Inga GURRIES介绍,400年前,这里就是中欧和内陆国家最大的港口,这里很快建设了运输货物的铁路、公路还有易北河的内运航线,“汉堡港希望把海港做得深,做得好,使物流更方便。”

汉堡港。资料图片

无论是物流的出口或者进口,汉堡港的地理优势和交通条件都是优越的,不光有高速公路、铁路,还有易北河的内河船舶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,成为缝合起腹地产业协作、促进资源高效流动与经济发展要素流通的超级通道。

超级枢纽,是经略广阔腹地的新支点。

汉堡,并不临海却与水共生的港口城市。从自由港到仓库城,再到港口新城,自古便是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枢纽。

“事实上,汉堡这座城市早已从一个单纯的港口,蝶变成一个巨大的门户枢纽城市。”Inga GURRIES说。

创造“枢纽”的正是船舶和铁路的结合:海上航线和内陆通道在此交会,打通一条超级通道,拉通了亚欧板块的贸易往来,港口城市在这之间提供了关键的接合点。

超级产业,是驱动腹地发展的新动力。

巴塞罗那拥有强大的科技资源,需要做的就是形成一个让科研实力转化成城市产业的生态环境。如今,巴塞科技城注册有1400多家公司,通过合力逐步形成了一个组织良好且成熟的科创“生态圈”。

这些产业不仅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,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引领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变革。

超级基地,是决定腹地能级的新高地。

海洋城市在经略腹地时,往往选择从周边这一片海打开局面。

汉萨同盟的船穿梭于波罗的海,进而慢慢驶向全欧洲;巴塞罗那倚靠着宁静蔚蓝的地中海,与世界紧密相连;伦敦则坐拥大西洋的便利,成为连接全球的重要枢纽。无一例外,这些世界级港口城市,都从它们附近的海洋出发,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。

汉堡港通过加强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贸易往来,逐渐建立起庞大的海上贸易网络。它不仅为波罗的海地区提供重要的中转服务,还通过拓展航线,将业务扩展到全欧洲乃至全球,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世界级大港的地位。

时至今日,波罗的海地区国家仍是汉堡港的重要贸易伙伴,而且其重要性还在不断增加。作为德国最大的通用港口,汉堡港目前平均每周提供约35条通往波罗的海地区的支线和短途海运班轮服务,在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海上贸易中发挥着中转枢纽的重要作用。

超级网络,正成为海洋城市的新引擎。

为了提高汉堡港的影响力和城市实力,汉堡港营销协会应运而生。历经30多年发展,汉堡港营销协会已在全球范围内织就了一张由11个办事处构成的庞大网络,拥有260多个会员企业,与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、商业组织工和城市决策者保持良好联系。

“除了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市场,我们还提供市场和行业数据、国家信息,始终关注与汉堡港紧密关联的班轮服务、海港和腹地情况,监测竞争环境和对外贸易。”Inga GURRIES说。

汉堡港。资料图片

这一模式不仅为汉堡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也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“超级网络”构建范例。

调研发现,海洋城市之所以能发展为世界贸易大港,离不开腹地的支撑。腹地对于海洋城市和港口发展,二者紧密联系,共同构建超级枢纽、打通超级通道、培育超级产业、打造超级基地、构建超级网络,以实现港与城的永续发展。

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、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,广州毗邻港澳,地处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,“一港跨五市”腹地更直接深入中南、西南等内陆地区,于江海之间,开阔了广州向海图强的胸襟与底气。

改革开放初期,沿海地区在经济崛起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。当下,全球经贸格局变化与产业链转移让内陆腹地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。

海洋城市间的比拼,不仅在于港口强不强,还要看腹地广不广。

中欧班列。资料图片

超级通道,让资源聚合能力更立体。

全球“顶流”白云国际机场、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场第一的广州南站、世界级大港广州港。这些,塑造了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过往与当下的基本盘。

对于中心型世界城市而言,这还远远不够。最新印发的广州2035版总规提出,广州要强化国际航空、航运、铁路枢纽功能,完善多向联通、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,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预留,建设安全便捷、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。

超级枢纽,让辐射效应更突显。

近年来,南沙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,为物联网感知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、5G通信等技术提供了深度应用场景,也为未来智能化港口建设、改造积累了经验。

南沙港铁路的正式通车,则实现了港口、铁路、公路无缝连接,为“一带一路”提供了稳定的物流通道,将江门鹤山市、蓬江区,佛山顺德区均安镇,中山小榄镇、东凤镇、南头镇、黄圃镇,南沙区横沥镇、万顷沙镇等制造业腹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
超级产业,让制造业当家底气更夯实。

整体看,全省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”中提到的九大产业类别中,有七类产业将其50%以上的项目放在了珠三角,更有三类产业超八成的项目聚集于此。从绿色低碳产业到高端装备制造,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现代服务业,被反复提及。

不久前,广东21地市悉数公布今年三季度经济“成绩单”。前三季度,珠三角9市GDP总量达到8.14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3204.12亿元。其中,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.4%和31.5%,同比提高1.3个和2.8个百分点。

先进制造业正从当初广东提出“制造业当家”规划的“远景”,加速落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“实景”,并且逐步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超级基地,让发展空间更广阔。

这些年,不少枢纽港都紧抓一体化发展,在小港大港“联姻”上寻求突破,并与其他近洋港口开展合作。

对于广州来说,其地理位置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位于南海之滨,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。

目前,南沙港区不断优化航线布局,开拓外贸空间,已开辟外贸班轮航线163条,其中亚洲航线87条,占比超过50%,航线覆盖越南、泰国、柬埔寨、缅甸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等东南亚国家。

因此,在经略腹地时,广州应充分利用其地处南海的战略地位,加强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。通过深化与东盟等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,在更加便捷地获取海外资源的同时,将本地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
超级网络,让“湾有引力”更给力。

随着资源跨境流动的藩篱逐渐破除,在大湾区通过高速交通、通信网络与政策协同紧密相连,形成了一张密不可分的都市网络。

广州地铁正探索将国铁、城际、地铁互联互通。以广珠城际为例,这条线路承担武广高铁下线功能,实现高铁直达江门、中山、珠海等城市,同时通过与高铁跨线直通,可实现珠三角与其他城市群的快速直达。

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轨道网络将串起广州、深圳、珠江口西岸都市圈,真正从基础设施上将粤港澳大湾区融为一体。“一张网、一张票、一串城”的轨道交通网络,让粤港澳大湾区从城市与城市的拼图,真正融为一体。

可以预见,流动的大湾区将吸引更多全球资源流入,形成正循环,让珠江之畔成为全球新的资源高地。

往事越千年,枢纽功能一直是广州独特的资源禀赋。

近年来,广州以“枢纽”建设支撑完善地方工业、产业链体系,加快构建起以南沙为枢纽、珠江水系和粤东西北港口为支点的战略体系,形成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,以强大“磁场效应”为区域经济引货流、聚人气、添动能。

但广州在利用枢纽打造开放新高地的进程较慢,辐射周边发展的力度上仍显不足。相对于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城市而言,以资本、产业等要素流动和外溢带动城市群、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效果有待加强,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、开放枢纽迭代升级的道路仍需加速。

广州港。资料图片

立足大湾区,寻求在更深层次融入全球网络,让老城市迸发新活力,广州需要来一场新的出发。

前不久,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获国务院首批批复,提出要锚定广州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发展坐标,建设具备全球吸引力、集聚力、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。

根据世界评级机构GaWC发布的排名,广州处于一线城市(Alpha)行列,排名第22名,相比上一次等级排位均有所上升。从最新的世界城市名册分级评价来看,广州已经是一座门户型世界城市——而“中心型”意味着要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更高能级、更加综合。

作为开放型枢纽节点城市,广州要深度“链”世界。发挥地处国内、海外两个扇面交汇之处的地理优势,利用好大湾区复合产业网络,对内加快对接陆海新通道,提升辐射带动力,对外积极拓展国际联系,推动广州到欧洲、中亚、东南亚等国际班列扩量增效。

广州还要广度“领”湾区。发挥核心“领头羊”作用,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,逐步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繁荣的融合发展圈。

往前走,以“腹地”的富有资源为媒,承载着共同打造世界级集群的使命;回转身,以“枢纽”的地理优势为任,身负着连接内陆、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的重任。

是腹地,也是高地,向陆向海,广州始终与世界相连。

更多阅读:

跨国归来回看广州,何以为“全球城市典范”

再造新广州,为何需要来一场跨国调研?

专题|再造新广州 枢纽大问策

策划: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

统筹:陈思勤

撰文:钟晓宇

设计:招凤仪

调研组: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

炒股的杠杆怎么算